保障母婴健康,呵护祖国未来——世界卫生日特别科普

日期:2025-04-07

01

、孕前准备:

给未来宝宝发张“健康邀请函”

(一)孕前检查:给身体来次全面“安检”  

备孕前,夫妻双方建议做一次“健康摸底”,包括传染病筛查(如乙肝、梅毒)、慢性病管理(如糖尿病、高血压)和遗传病风险评估。女性需特别关注甲状腺功能、口腔健康(蛀牙可能引发早产)和妇科炎症,男性则要检查精子质量。  

(二)营养储备:叶酸是宝宝的“防弹衣”  

备孕女性需提前3个月补充叶酸(每天400-800微克),能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男性也别偷懒,锌和维生素E有助于提升精子活力。

饮食建议:绿叶菜、坚果、深海鱼是“备孕黄金搭档”。  

(三)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手机别放床头  

烟草和酒精是胎儿发育的“头号杀手”,可能引发流产或畸形。此外,熬夜会扰乱激素水平,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手机辐射虽无实锤危害,但睡前刷手机影响睡眠质量,建议放远点!  

02

二、孕期保健:

肚子里的小房客需要VIP服务

(一)产检时间表:别错过这些“关键签到日”  

孕早期(11-13周):NT检查(排查染色体异常);  

孕中期(15-20周):唐氏筛查或无创DNA;(22-26周):四维大排畸;

孕晚期(28周后):胎心监护、B超评估胎儿体位。

记住:“产检就像追剧,漏一集可能错过重要剧情!”  

(二)营养补充:一人吃≠两人份  

孕期需增加蛋白质、钙和铁摄入,但别放飞自我!每日热量只需比孕前多300大卡(约等于一根香蕉+一杯牛奶)。补钙推荐牛奶、豆腐;补铁选牛肉、猪肝,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  

(三)运动与心理:孕妇不是“瓷娃娃”  

适度运动能降低妊娠糖尿病风险。推荐散步、孕妇瑜伽和游泳(注意防滑)。情绪管理同样重要:孕激素波动可能让你秒变“戏精”,多和家人沟通,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03

三、产后恢复与新生儿护理:

新手爸妈通关指南

(一)产后恢复:月子不是“坐牢”  

顺产妈妈产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剖宫产24小时内需翻身防血栓。饮食忌油腻催奶汤(堵奶警告!),建议少食多餐、多喝温水。产后抑郁发病率约15%,家人需警惕产妇情绪“断崖式下跌”。  

(二)母乳喂养:宝宝的“专属疫苗”  

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是宝宝的“第一剂疫苗”。哺乳姿势讲究“三贴”:胸贴胸、腹贴腹、下巴贴乳房。堵奶可冷敷卷心菜叶(别笑!真的有用),发烧超过38.5℃及时就医。  

(三)新生儿护理:记住这三大“生存技能”  

喂养:按需喂养,每天尿湿6次以上说明吃饱了;  

睡眠:仰卧位最安全,婴儿床上别放毛绒玩具;  

免疫: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和卡介苗,1月龄打第二针乙肝。  

04


四、社会支持: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政策福利:国家发的“育儿红包”别错过  

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孕产妇保健手册、新生儿疾病筛查(如苯丙酮尿症)、产后访视服务……各地政策略有不同,可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家庭分工:爸爸不是“工具人”  

换尿布、拍嗝、哄睡,爸爸参与能降低产后抑郁风险。科学建议:夫妻轮流值夜班,用“战术性打盹”应对睡眠不足。记住:育儿是团队战,不是妈妈个人极限挑战!


从生命起点筑牢健康防线,既是每个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使命。今年世界卫生日主题“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提醒我们:母婴健康无小事,今天的每一分呵护,都在为祖国的明天播种希望!母婴健康是场“团队赛”,需要家庭支持+科学知识+医疗护航。记住医院的电话号码,就像记住外卖热线一样重要哦!

济南市一院妇产科咨询电话:

0531-55591956


(妇产科:王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