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夏天预防中暑至关重要
1. 充分补水
切勿等到口渴才喝,定时定量喝水,即使不觉得渴,也要定时喝水。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而是少量多次饮用。高温、高湿或活动时,饮水量需远超平时。目标是保持尿液呈浅黄色。补充电解质大量出汗时(尤其是长时间户外活动或劳动),除了水,还需补充流失的电解质(钠、钾等)。可以选择:运动饮料(注意选择低糖或无糖的),口服补液盐。淡盐水(少量盐加入水中),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深绿色蔬菜)。避免利尿饮品,限制或避免含酒精、咖啡因(咖啡、浓茶、可乐)和高糖饮料,它们会加速脱水。
2. 躲避高温与烈日
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通常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活动。户外活动时寻找阴凉地段,尽量待在树荫下、遮阳棚下或使用遮阳伞。室内降温,使用空调、风扇、开窗通风(如果室外温度低于室内)等方式降低室内温度。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26℃左右),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避免密闭高温环境,不要长时间待在高温且不通风的车内、房间内(如未开空调的车库、顶层阁楼)。
3. 做好物理防护
外出时,穿戴轻薄、宽松、浅色、透气的衣物(如棉、麻材质),有助于散热和反射阳光。
4. 调整活动强度与节奏
避免剧烈活动,高温时段尽量避免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如需在高温下工作或锻炼,应逐步增加强度和时长,让身体有时间适应(热适应通常需要1-2周)。劳逸结合,量力而行,感觉不适时(如心跳过快、头晕、乏力),立即停止活动,到凉爽处休息补水。
5. 降温
冷水降温,用湿毛巾擦拭皮肤、用凉水冲洗手腕、颈部、或洗个温水澡/淋浴(避免水温过冷)。
6. 清淡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吃含水量高的水果(西瓜、黄瓜、梨等)和富含钾的食物(香蕉、菠菜、土豆等)。避免暴饮暴食,会增加身体代谢负担。
二、认识中暑症状及时应对
先兆中暑: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恶心、四肢无力、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8℃)。最关键的干预时机!
轻度中暑:体温升高(>38℃),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重度中暑(热射病):体温急剧升高(>40℃),皮肤干热无汗,神志不清(谵妄、抽搐、昏迷),脉搏快而弱,呼吸急促。这是极其危险的急症。
三、遇到中暑人员如何处理?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内。
2.快速物理降温,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非冰水)喷洒或用湿冷毛巾擦拭全身皮肤,特别是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刘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