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女性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宫颈癌筛查与HPV疫苗双管齐下

日期:2025-04-10



一、宫颈癌:沉默的“红颜杀手”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60万,死亡人数超34万。中国每年新发宫颈癌患者约11万,死亡近6万,呈现年轻化趋势。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易被忽视。通过规范筛查,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可从不足30%(晚期)提升至92%以上(早期)。



二、HPV病毒:宫颈癌的“罪魁祸首” 

1.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99.7%宫颈癌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其中HPV16/18型导致70%以上病例。

2. 感染途径与风险: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吸烟、免疫力低下、多性伴侣者感染风险增高。

3. 病毒自限性特点:80%女性一生中会感染HPV,但90%感染可在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



三、三重防护网:筑起宫颈健康屏障

1

一级预防:HPV疫苗接种

疫苗类型:二价(防16/18型)、四价(防6/11/16/18型)、九价(覆盖9种高危型);

接种时效:建议9-45岁女性尽早接种,初次性生活前接种效果最佳; 

保护效力:对宫颈癌前病变的预防效力达90%以上。

2

二级预防:宫颈癌筛查黄金组合

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发现宫颈细胞异常变化;

HPV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筛查高危型HPV感染;

筛查建议:25岁起定期双筛,30岁后每3-5年联合筛查。

3

三级预防:阴道镜+活检确诊

对筛查异常者进行病理学确诊,早期发现癌前病变(CIN)并及时治疗  。



四、破除迷思:关于筛查与疫苗的真相

1. 疫苗误区纠正:  

已感染HPV者仍可接种(预防其他型别感染);

接种后仍需定期筛查(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

2. 筛查认知更新:  

无性生活女性也需关注(极少数非性传播病例);

绝经后仍需筛查(65岁前应持续监测)。

3. 治疗关键节点:  

癌前病变(CIN1-3级)阶段及时干预,可完全阻断癌变进程 。


行动呼吁:宫颈癌是唯一明确病因且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通过“疫苗接种+定期筛查”的防控策略,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建议女性朋友主动咨询医疗机构,建立个人化防控方案,为生命健康上好“双保险”。

咨询电话:0531-55591956


(妇产科:王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