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生命化验单”——带你读懂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日期:2025-06-17




在医院的检查项目中,有一项看似复杂却能快速反映身体“内环境”的检测——血气分析。无论是急诊抢救、重症监护,还是慢性疾病管理,它都像医生的“火眼金睛”,精准捕捉身体的异常信号。今天就带大家系统了解这项重要的医学检查。





什么是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全称为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人体动脉血,检测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含量,以及酸碱度(pH值)、电解质水平等指标,评估人体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的重要检查。简单来说,它能直观反映:

• 呼吸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呼吸衰竭、通气或换气障碍;

• 酸碱平衡:识别酸中毒、碱中毒及其类型;

• 内环境稳定:监测电解质(如钾、钠、钙)是否紊乱,为治疗提供依据。




哪些情况需要做血气分析?


1. 急诊与重症场景:外伤、休克、中毒、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快速评估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

2.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急性发作、肺炎等,判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程度;

3.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衰竭、严重腹泻等,排查酸碱失衡;

4. 围手术期监测:帮助麻醉医生实时掌握患者氧合状态,确保手术安全;

5. 特殊治疗评估:如机械通气、血液透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关键指标怎么看?这些异常需警惕!





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1. 采血方式:一般采集桡动脉、股动脉血,采血后需按压5-10分钟止血;

2. 特殊情况告知:正在吸氧、使用呼吸机或特殊药物(如碳酸氢钠),需提前告知医生;

3. 检查时间:采血后需尽快送检(通常15-30分钟内),避免因时间过长影响结果准确性;

4. 放松心态:采血时避免过度紧张,肌肉紧绷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影响采血成功率。


血气分析的每一项数据都与身体的生理状态息息相关。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虽然无需精确解读复杂指标,但了解其重要性,能帮助我们更配合医生治疗。无论是急性疾病的抢救,还是慢性病的长期管理,这项检查都能为精准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重症医学科:李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