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济南的张女士近一年来,时常感到头晕乏力、手脚冰凉,稍微活动感到疲劳困倦,于是到市一院妇产科就诊。检查发现子宫上长了66枚大小不一的子宫肌瘤。
张女士今年39岁,近一年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浑身乏力,腹部检查子宫接近4个月妊娠大小。经B超检查发现,张女士患上了多发性子宫肌瘤,且肌瘤体积较大。长期经量增多导致明显贫血,当时血红蛋白只有64g/L,约是正常女性的一半。早在九年前的一次体检中就曾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因当时肌瘤并不大且并无不适,一直未治疗。现发现肌瘤太多且大,贫血引起全身乏力,时常感到心慌,药物治疗无效,必须手术。
经检查,患者宫颈条件良好,考虑为其保留生育的问题。经医院专家组研讨后决定贫血得到有效纠正后,为张女士实施子宫肌瘤挖除术,最大限度地保留生育能力。
张女士病情得到医院及相关科室的重视,提前做好用血准备,医院专家组术前充分评估病情,考虑多发性子宫肌瘤生长的位置可位于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或宫颈肌瘤等部位,数量多达十余枚,甚至更多。关于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没有办法解决的小型子宫肌瘤及多发子宫肌瘤,石兴珍主任指出,对于一些肌瘤多、位置较深的或者比较小的子宫肌瘤,开腹手术可以方便医生通过手的触摸去感受,从而可以找出来处理掉。
经前期准备,4月10日,为张女士实施了“经腹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由妇产科主任石兴珍指导,程亚丽副主任医师主刀,术中发现子宫形态、肌瘤位置与术前评估符合,手术难度较大。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经过2个小时的奋战,医生共挖除大小不等的子宫肌瘤66枚,并对子宫进行整形缝合,恢复原解剖关系,最大限度地保留生育能力,手术过程顺利。术后7天通过精心护理顺利出院。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石兴珍介绍,张女士的肌瘤数量多,在临床上比较罕见。通常在35岁的妇女中,约有20%的人患有子宫肌瘤,但由于肿瘤的发展缓慢而没有什么临床的症状,所以有些情况下,是因为身体检查无意间查到此病,所以大部分人是没有得到及早的治疗,甚至没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肿大、甚至引发贫血,有些患者即便有腹部突起等现象也以为是发胖而不去就诊。由于拖延,很多原本能轻松治愈的肌瘤变大变多,甚至不得不切除子宫。
石兴珍主任建议女性每年至少应做1次全身体检,早检查、早发现。一旦患了子宫肌瘤需定期观察,以免肌瘤增大或恶变。(霍德梅 )
0531-55591800
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132号
乘坐: 11路、41路、K95路、K98路、K109路、K54路到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下车
CopyRight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8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