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冯女士,因背部瘙痒2天,已严重影响睡眠,来到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医。据了解,她在皮疹发作的两天前和家人为庆祝生日去吃了火锅,吃了煮的香菇。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整个背部和上臀部皮肤上出现了类似鞭痕的怪异纹路,局部无淋巴结肿大、皮肤病或粘膜受累。这可不是什么神秘事件,罪魁祸首是常见的食材——香菇。经过检查诊断为香菇皮炎。是由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香菇导致的皮炎。
今天,就来揭开这种特殊皮炎的神秘面纱。
一、“鞭痕”从何而来
这种因香菇引发的皮炎,有着极为独特的鞭挞样皮损。乍一看,皮肤上出现的条索状、条纹状红斑,颜色深浅不一,从淡淡的粉红到醒目的深红,就像被细细的鞭子轻轻抽过,令人触目惊心。这些“鞭痕”长度各异,短则几厘米,长的能顺着皮肤纹理或神经走向蜿蜒延伸,不规则地分布在接触香菇的部位,比如手部、胳膊,有时也会出现在颈部等其他暴露区域。
二、香菇皮炎发生的机制
免疫过激反应:过敏体质的人接触香菇后,免疫系统瞬间拉响警报,将香菇中的某些特殊成分“香菇多糖”,误判为危险的入侵者。于是,大量炎症介质汹涌释放,组胺首当其冲。组胺使皮肤血管疯狂扩张、通透性大增,血液中的液体和炎症细胞纷纷渗出,在皮肤局部引发激烈的炎症反应。而皮肤内神经与血管的分布特点,让这场炎症“风暴”沿着特定路径肆虐,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鞭挞样痕迹。
三、应对与预防之策
一旦发现皮肤上冒出这种奇怪的“鞭痕”,且近期有接触香菇的经历,千万别耽搁,立即前往医院皮肤科。医生会详细询问接触细节,结合皮疹特点准确诊断。之后,根据病情轻重给出治疗方案,轻者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收敛;重者涂抹糖皮质激素药膏抗炎,瘙痒难耐时还会搭配口服抗组胺药。
不确定是否对香菇过敏,处理香菇时务必戴上手套,减少直接接触。若之前有过接触香菇后皮肤不适,赶紧去做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后,坚决对香菇及相关制品说“不”,从源头上杜绝皮炎发生。
别再对这种看似离奇的皮炎感到困惑了。了解了香菇皮炎的奥秘,就能在享受美食与保护皮肤健康之间找到平衡,轻松避开这隐藏在餐桌上的“皮肤危机” 。
(皮肤科:孙娟)
孙娟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皮肤科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从事皮肤科工作十余年,擅长皮肤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皮炎、湿疹、脂溢性皮炎、痤疮、玫瑰痤疮、色素痣、疣、黄褐斑等疾病的综合治疗。面部年轻化综合治疗如肉毒素注射、中胚层注射治疗、体表肿物切除等。
现任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皮肤肿瘤与皮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医药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联系电话:55591817
0531-55591800
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132号
乘坐: 11路、41路、K95路、K98路、K109路、K54路到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下车
CopyRight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8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