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您快给看看,这孩子是不是得了高血压了,怎么在家量血压都达到160了……”在济南市一院心内科门诊,一位母亲焦急的拉着初中生模样的孩子前来就诊。
“先别急,我们再测量一下。”经过反复多次的测量,孩子的血压基本维持在115/62毫米汞柱。
“这血压也不高,你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测的血压呢?”
“就是打篮球回来,看见我妈在测血压,我也顺便给孩子测了一下。”
“那你们测的血压高可能是不准确的。”
血压高了是不是就是得了高血压病呢?答案是否定的。血压高仅仅是一种状态,人们在高度紧张、运动、害怕、压力过大甚至睡眠不好的情况时,血压升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在未使用降压药、安静休息状态下,非同一天3次测量血压,只要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一般来说,血压分为以下四级: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那么后代患高血压的几率会相对较高。
2.不良的饮食习惯:高盐饮食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过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促使血压上升。
3. 肥胖和超重:体内过多的脂肪含量会加重脏器负担从而引发高血压,并且患病率是正常体重的3-4倍。
4.焦虑、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也就随之升高。
1.心脑血管疾病
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还会损伤脑血管,增加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
2. 肾脏疾病
高血压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影响肾脏的正常滤过功能,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
3.视网膜的病变
眼底的血管也会受到高血压的影响,出现眼底病变,甚至导致失明。
1.健康饮食:
要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和钾的食物,避免过度肥胖。
2. 适当运动:
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适当进行力量训练。
3.戒烟:
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因此应尽早戒烟。
4.定期体检:
定期测量血压也必不可少,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等高危人群,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异常,采取相应措施。
5.放松心情:
学会通过合理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听音乐等,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
血压高了不一定就是得了高血压病,正确的测量对疾病的监控意义重大。当然我们也要重视高血压的危害不能掉以轻心,保持健康生活状态、定期的体检,对高血压这个“隐形杀手”说NO!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心血管内二科:王悦)
0531-55591800
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132号
乘坐: 11路、41路、K95路、K98路、K109路、K54路到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下车
CopyRight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8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