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死亡率目前排在中国癌症死亡第一位,发病人数多且死亡率高。而肺癌早期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直径≤30mm的近似圆形的高密度阴影。一般将5mm以下的结节称为微小结节,5-10mm称为小结节。肺部结节多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大多无典型症状,分布于肺内的各个部位,多为单个,也有多发的情况。只有少部分肺结节是肺癌。
但由于人们缺少CT体检筛查的意识,所以在发现肺癌时已经是中晚期,中晚期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约在15%以内,而早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
早期肺结节通常没有任何症状,所以肺结节高危人群的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肺结节早筛的方式有:1、胸片:我们以前把胸片作为筛查肺结节的手段,但是由于胸腔里面东西多,大血管多,如果肿瘤在纵膈和心脏的后方,胸片就很难发现肺结节。所以胸片作为肺结节的早期筛查并不理想。
2、低剂量薄层CT检查+AI诊断:2011年NEJM医学期刊公布低辐射断层扫描的优势,也发现筛检出的肺结节80%属较早期的肺癌,可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所以低剂量薄层CT检查是首选的肺结节早期筛查的手段。
随着影像设备性能的提升与胸部CT图像的迅猛增长,人工智能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影像诊断医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患者胸部CT数据的判读,并能将可疑肺结节自动标注,并对其进行智能诊断,其辨识率高达99%,与影像诊断医师携手让肺结节CT低剂量筛查工作更加高效、精准。所以通过低剂量薄层CT检查和人工智能技术(AI)相结合能够发现早期肺癌,帮助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肺癌病死率。
市一院对肺结节早筛工作高度重视,引进人工智能(AI)技术,开展健康人群的低剂量CT+人工智能诊断特色体检,并通过肺结节门诊、肺结节多学科MDT的方式,为肺结节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连续性治疗方案;集合各专业高级技术力量,对肺结节良恶性进行分析、评估,出具专家组处理意见,可实现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满足患者对疑难肺结节诊治的需求,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避免过度治疗造成的医源性伤害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市一院开展的肺结节早筛公益活动,前三个月免收肺结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费,仅需要支付正常CT检查费用,就可以享受人工智能筛查肺结节和多学科专家会诊服务。
市一院即将成立的肺结节多学科MDT门诊汇集了呼吸内科、胸外科、影像科等科室专家团队实现肺部结节的多学科、规范化诊疗,形成早期肺癌早诊早治的规范化、一体化、精准化诊疗平台,更好地通过多学科会诊、协作的方式帮助患者确定哪些肺结节需要干预、什么时候干预、如何干预等。使患者通过多学科MDT门诊达到最精准的诊断,最佳的治疗方案,最有效的治疗,为患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肺结节门诊专家介绍
靳春来,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从事胸外科专业20余年,济南市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肺癌的影像分析诊断。能完成肺叶切除、食管癌根治、胸部外伤及气胸手术治疗。2008年在上海胸科医院进修学习。现担任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委员,济南市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市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咨询电话:0531-55591953
王大令,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胸外科医学硕士,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进修学习一年。工作20余年,擅长胸部外伤,肺癌及肺结节,食管癌的诊治及微创手术治疗。担任山东省肺癌防治专业委员。
门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全天 咨询电话:0531-55591919
刘晓云 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专业学科带头人,济南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委。专业特长:擅长呼吸道感染、哮喘、慢阻肺、肺心病、间质性肺病、肺血管病、胸膜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呼吸衰竭及内科危重症抢救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 咨询电话:0531-55591916
田济远: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专业特长:擅长呼吸道感染、慢性气道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结节、肺肿瘤等的诊治,尤其擅长支气管镜的诊疗,肺泡下灌洗、刷检、活检对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起了极大的作用。对呼吸内科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一、三、五全天 咨询电话:0531-55591916
0531-55591800
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132号
乘坐: 11路、41路、K95路、K98路、K109路、K54路到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下车
CopyRight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8831号-1